注册会员 | 登录 | 会员管理中心 珍汇选旗下网站 下载手机APP
西瓜商情网
我要发布

行情投稿

西瓜网首页   |   实时报价   |   西瓜资讯   |   西瓜价格行情   |   西瓜供应   |   西瓜求购   |   西瓜产地   |   栽培与防治   |   品种大全   |   西瓜微博
西瓜商情网  »  西瓜 » 大棚及日光温室栽培(2)大棚内小气候的特点及调节

大棚及日光温室栽培(2)大棚内小气候的特点及调节

发布时间:2007-05-13 12:17:40  点击次数:7148

一、光照条件及调节

光照是塑料大棚西瓜早熟栽培生产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,不仅是西瓜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,更是提高棚温的热能来源,还间接影响到棚内的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。它是棚内小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。

大棚内不同部位光照分布不同。其光照强度的水平分布,表现为上午东面略高,下午西面略高,中午两侧略高于中部。其光照强度的垂直分布变化较大,离棚膜愈近,光照愈强。据测定,棚顶附近20厘米处光强为自然光的61%;150厘米处为34%;近地面处光强为自然光强的24.3%。棚内光强的日变化与室外一样,随自然光强的变化而变化,中午达最大值。棚内光强变化随天气状况而异。晴天光强变化明显,阴天变化不大,阴天棚内的积光量一般只有晴天的三分之一,甚至更低。所以,大棚的拱架、立柱等在保证承受一定压力的条件下,粗度尽量小些,以减小遮阳面。

薄膜的质量和结露、灰尘也影响透光率。所以棚膜应采用耐老化无滴膜,因为普通农膜在密闭条件下,膜的内表面会很快形成一层细薄的水珠,悬挂在膜上。由于水珠对阳光的散射和吸收,使棚内的透光量减少20%~30%,严重影响了棚温的 提高。目前使用的无滴耐老化膜为聚氯乙烯(PVC)膜和聚乙烯 (PE)膜两种。洁净棚膜的透光率较高,一般为自然光的50%~70%,但由于灰尘的沾污,其透光率可下降20%~30%,所以要用长竹竿绑上抹布定期上下擦洗薄膜表面,保持棚膜洁净。

在大棚西瓜栽培中要注意整枝、打杈,疏通光路,使架顶叶片距棚拱30~40厘米,绑蔓时使叶层间距20~30厘米。气温稍高时,上午9时至下午3时,可将大棚内的小拱棚临时揭开。以提高光的通透率,增加光照强度,对喜光作物西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。

二、温度条件及调节

大棚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光的辐射,白天由于太阳照射,温度升高,夜间塑料薄膜的阻挡,减少了热量的散失,所以大棚具有良好的增温效果。据测定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大棚内温度较露地高2.5~15℃,4月份棚内外温差达6~20℃,一般大棚内气温稳定在15℃以上的时间比露地早30~40天,比地膜覆盖早20~30天。棚温随季节十天气状况、昼夜更替等的变化而变化。晴天棚温升的既快又高。在3月中、下旬外界气温还很低时,最高棚温可达38℃,内外温差可高达35℃以上。一般日出前棚内气温最低,日出后1~2小时,气温迅速上升,到13时左右,达到最高值,以后随着太阳的偏斜,气温开始下降,起初较为缓慢,16时以后下降变快,直至日落前。以后温度逐渐降低,到凌晨(日出前)达到最低值。阴天或雪天,棚内得不到直射光,所以棚内温度变化范围小,日温变化比较平稳。

在西瓜栽培中,定植后5~7天内,要密闭大棚和小拱棚,不通风换气,注意提高地温,保持18℃以上,以促进缓苗。若白天温度高于35℃,则加盖草苫遮光降温;若遇强寒流,则在拱棚上加盖草苫、纸被等保温,使地温不低于l2℃。缓苗期不灌水,以防降低地温。缓苗后可开始通风,以调节棚内温度。一般白天不高于30~32℃,夜间不低于l5℃。随天气转暖逐渐增加通风量,以利西瓜伸根发蔓,稳健生长。当外界温度不低于l5℃时可昼夜通风,此时可通过关闭天窗来控制棚温。当瓜蔓30厘米左右时,撤除小拱棚。大棚西瓜盛花期,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温度,因为若开花坐果期夜温低,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膨大。棚外温度超过18℃应大通风,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,保持白天不超过30℃,防止日夜温差过大和过高的昼温。

增施有机肥,勤中耕、灌井水、挖设防寒沟是提高地温的有效方法。

三、湿度条件及调节

大棚内空气湿度相对较高,在大棚密闭不通风的条件下,棚内湿度经常在80%~90%以上,夜间甚至达到100%的饱和状态。棚内湿度的变化是随棚温而变化的。棚温上升,湿度下降;棚温降低,湿度升高。棚内土壤湿度较露地高,主要是因为棚内空气湿度大,土壤水分消耗量少。无论是空气湿度高,还是土壤湿度高,都对西瓜生长有利,但空气湿度过高,如超过80%,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漫延。

大棚西瓜前期因植株小,浇水少,通风时间短,经常处于密闭状态,所以棚内湿度较高,经常在80%~90%,夜间甚至达到100%的饱和状态。西瓜生长的中后期,棚内湿度60%~70%为宜,所以在栽培中应注意降低湿度。主要方法是加强通风。前期气温低,可在中午前后打开通风口排湿。在当地晚霜已过时节,可在夜间打开通风口排湿,称为"放夜风"。通风时间长短,风口大小应视天气状况而定。在晴暖天气,适当早开棚,晚关棚;在生长后期的高温季节可昼夜通风。控制灌水量改进灌水方法,采用沟灌、滴灌,尽量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也可有效降低棚内湿度。另外,也可以在行间铺设稻草、秸杆等降低土面蒸发来降低棚内湿度。

四、气体条件及调节

大棚经常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,棚内的空气组成与大气不同。对西瓜生长影响较大,在棚内需要调节的主要有二氧化碳和肥料分解中产生的氨,以及在临时加温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硫等。

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影响光合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,在一定范围内,光合强度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强。大棚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西瓜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;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;棚内外空气对流补充的二氧化碳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是夜里高,白天低;阴天高,晴天低。夜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外界,到日出前浓度最高,日出后,由于光合作用,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低于外界。

白天,尤其是晴天9~14时,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,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物的积累,要人为追施二氧化碳气肥。追施时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,特别是果实发育期。一般在日出后1小时开始施用,施肥2~3小时,通风前半小时停止。施用碳肥可达到提高西瓜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。补施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大量施用有机肥;施用纯二氧化碳;用强酸和碳酸盐、生石灰加盐酸发生化学反应;燃烧碳氢燃料(用二氧化碳发生器)等。

在密闭的棚内,如果有机肥未充分腐熟,一次施用量过大、过于集中,施得过浅,常常会造成氨的积累。当氨气浓度超过0.005毫升/升,西瓜便会受害,叶片受氨害先是叶缘组织变褐,逐渐干枯死亡,严重对甚至植株死亡。二氧化硫的浓度积累到0.3毫升/升左右时,就会破坏西瓜叶绿体,使叶片失绿,重者组织灼伤,迅速脱水、萎蔫以至枯死。因此,要采用通风换气的方法,使棚内空气新鲜,防止有害气体的积累。

免责与版权声明:

本站所有来源为“西瓜商情网”的稿件,版权均属西瓜商情网(xiggua.com)所有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,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如本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
西瓜推荐

最新西瓜行情